從「自學」走向「自主學習」的年代——讓每個台灣的孩子都是熱情學習的因納森特

到今天,我仍常常想起那次啟動我學習動能的海外冒險。 上大學後,我接到雜誌總主筆B的電話。她問我:「自學期間妳有冒險的經歷嗎?」 因為自身的限制,我必須錯過攀越大山、烈日烙印,以及騎車敬島等典型的壯遊體驗方案。所以我一時語塞,當時沒說出口的,是走入那棟...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2017年12月29日立法院三讀修正「實驗教育三法」,除拉高各縣市辦理實驗教育上限校數比率,且延伸至高教,未來台灣還會有「實驗教育大學」的出現。許多人好奇自學或者體制外教育孩子長大後的樣貌,希望我就自己的經驗來談實驗教育。回首兩年學校圍牆外的學習,我深覺「主動」是自學的核心,而「圍牆外的經歷」常是學習的發動機。

到今天,我仍常常想起那次啟動我學習動能的海外冒險。

上大學後,我接到雜誌總主筆B的電話。她問我:「自學期間妳有冒險的經歷嗎?」

因為自身的限制,我必須錯過攀越大山、烈日烙印,以及騎車敬島等典型的壯遊體驗方案。所以我一時語塞,當時沒說出口的,是走入那棟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化最佳例子」的大廈。坐落於香港尖沙咀的重慶大廈,神祕、多元的獨特氛圍,1994年被導演王家衛選為電影《重慶森林》的主要拍攝地,而為人所熟知。

進入「賭命」的大廈

聽同齡朋友Cindy遊歷數國的分享後,我決定拿出人生的第一筆稿費,第一次離開家人飛到香港,和Cindy來到重慶大廈這座17層的高樓前。

夜裡狹小的出入口,擠滿南亞裔與非洲裔人,似隱若現的霓虹燈光,映照在深膚色的臉孔,移動後,從多數人成為少數人,來自台灣的我感到不安。重慶大廈低廉的住宿費用,吸引臨時工、避難者、家務勞工聚居,來自一百多個國家的旅客以及駐點的警衛,空氣飄散著陌生的咖哩香味。

我所採訪的獨立書店員工得知我們的落腳處後,她搖了搖頭,告訴我:「香港人不會踏進重慶大廈,尤其父母不會讓孩子進去那個地方。」到香港之前,我上網搜尋到重慶大廈的社會案件與建築安全問題,那篇報導使用了「賭命」這個標題形容入住大廈的人。

被剝奪學習機會的因納森特

然而出走看見世界的真實樣貌,有別於單篇新聞的報導,透過影像、跨國遷移的研究文獻、學習與人對談,我才知道移動背後也存在許多遠大的夢想,這些夢想來自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居住在重慶大廈,來自非洲辛巴威的青年因納森特(Innocent,化名),透過訪談告訴世人,少數族裔遭到政府的鎮壓,他想成為總統改善國家,阻止苦難發生,同時讓每個人都可以實現天賦。

曾經,他有個機會在美國念大學,夢想著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卻在夢想日益接近時,收到失去資助的消息,離開美國後,他來到了香港,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沒有學籍的旁聽生。

想學習卻被拒絕,因納森特展開了沛然莫之能禦的自主學習;但據教育部統計,台灣約有72%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現今年輕人可以輕易上大學,卻有許多被批評缺乏學習動能。如果台灣每個年輕人對學習這件事,都像因納森特一樣熱情十足,那麼,台灣的整體國力會不會大幅提升?

當知識與自己相關,就能引發興趣

在香港,我的大腦充滿了各種問號。為何同樣為人,卻必須有如此不公平的待遇?眼睛看見的事件背後,為何比網路查到的資料複雜的多?當面對面正視一個受苦的人,為何我會想學習更多能力,為他們做點什麼?

香港回來後,我開始大量自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政治、教育等知識;書本不能滿足我,就看線上課程;線上課程不夠,就跑到各個校園旁聽,也確立了大學繼續修習人文社會學科的目標。

飛行後,翅膀才有承載知識的力量

兩年自學,我發現,我學習的質與量並不差,最重要的是,兩年來都保持高昂的學習動力,最後幸運地得以拿到實驗教育完成證明,進入大學。

台灣教育當局知道當一個人願意為自己的好奇而學習時,最可能真正的適性揚才,因此108新課綱參酌自學的精神,加入彈性學習,其中自主學習的選項,每個學生有最低的自主學習時數限制,換言之,所有學生都必須有自主學習學分才能畢業。

如果台灣有更多老師和香港的麥高登教授(Gordon Mathews)一樣,從2006年開啟對重慶大廈的研究,引導學生與當地住民對話,相信一定能在許多「面對面正視世界苦難」的情境中,讓學生的大腦充滿了各種問號,最後開始無止境的自學歷程。

當然,老師也可以便宜行事,排成自習課,再全班一起排個小考!一切又回到從前。但是這樣會不會又帶出缺乏學習動能的一代?

我時常想著,我的父母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是否會因為異地危險,就剪去我飛翔的羽翼?身旁的人們總擔心年輕、愛冒險的心蒙昧無知,不希望我離開規劃好的地方。

但在飛行後,我的翅膀才有承載知識的力量。

重慶大廈還在我記憶深處,因納森特也還在我內心深處,未曾離去,這些點點滴滴還在不斷提醒我,要珍惜現在課堂的每一次學習,也許因納森特沒機會像我一樣幸福——他只能旁聽,但想成為總統,停止同胞的苦難,他,比誰都認真!

林芳如 林芳如

林芳如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青年部主任

2017年清華大學特殊選才榜首,現為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青年部主任。因為罹患罕見疾病「史迪爾氏症」,迫使一路資優熱愛讀書卻無法上學的她成為自學生,同時也為「實驗教育」闖出一片天空。自學後,她成為公民記者,遍訪各式各樣的自學生,希望透過寫作讓社會能重視多元的教育型態,並關注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