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文教育的3大迷思

「寫不長」是許多高中生寫作的通病,原來是國中時準備會考,大量練習400到600字的作文。其實好文章不一定要長,但是當面對的議題漸趨複雜,就需要更...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篇數、字數、時間、命題、考試⋯⋯都是現實的侷限,但如王爾德所言,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星空裡一定有我們仰望的理想,那個理想是老師為每一個學生走下講台「一次」,把作文教育當成師生進入彼此生命的入口⋯⋯

迷思一:字數與時間,成了一生的限制

「寫不長」是許多高中生寫作的通病,究其原因,國中時準備會考,大量練習400到600字的作文,習慣成自然,就像一頭牛從小被繫上繩子,當有一天拿掉繩子,再也走不出原來的活動範圍。

好文章不一定要長,字順意達即屬上品,但是當面對的議題漸趨複雜,就需要更有邏輯的論述。例如「學生在學校能使用手機嗎?」或是「學校有權禁止學生染髮嗎?」這樣需要批判性思考的議題,已經不是主觀的「我覺得」,就能撐起論點。

此時學生需要學會「搜尋資料」、「分析資料」、與「選擇資料」當成文章中最重要的支撐材料(supporting material)。這樣的書寫類似西方高中及大學的短論(essay),重點是邏輯訓練。

然而當考試領導教學仍是王道,作文課就必須拳拳服膺,被這樣訓練制約六年的學生,常常就誤以為,寫文章與閱讀尋找論述事實(fact)是兩碼子事,而800字已是寫作的極限。

107年學測國文科將寫作獨立為「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題目分為「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與「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兩項。這樣的改變,是希望學生理性與感性並重,立意甚佳,但是考試時間只有80分鐘,等於寫下每篇600至800字的傳統「論說文」與「抒情文」,每篇只能分到40分鐘。

大考中心無法做到像法國一般,從早上八點考到中午十二點,面對像「學習歷史的利益為何?」、「知識應該要證明才算知識嗎?」這樣的入學寫作考試,基於成本考量,情有可原,但是上行下效,40分鐘完成一篇論述的時間,是不是會制約學生的邏輯訓練,這樣對下一代的「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是利,還是弊?

在彈性課程與多元選修尚未上軌道之前,台灣的作文教育實質上需肩負西方國家的「邏輯」、「思辨」、與「表達」等能力傳承。當我們的作文教育以目的為手段,集體買櫝還珠式的便宜行事,會不會造成公民政策討論去邏輯化、以及國家非理性思考的後遺症?

107「國寫」考80分鐘已是勢在必行,但日後是否能延長為100、120分鐘,或是更長的時間?字數與時間的限制,是否會成為一生的限制?這個迷思,是我們對台灣作文教育該進行的第一個反思。

迷思二:一定要命題作文?

不管大家對作文教育有多少浪漫的惴想,因為升學的航道中必須經過「命題作文」之港,所以我們常被迫忽視生活的風向,而狠將文字的帆面,硬扯向黑板上的命題。命題無錯,錯的是,若不能巧借生命大風,文字方舟不僅航程有限,更可能在思辯的岩礁上,撞得粉身碎骨。

海明威曾說,作家成長的條件是「不幸的童年」。並非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其實海明威的意涵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找到無止盡的寫作題材。然而我們的作文教育,往往無法以個別的生命經驗出發。

今年指導的學生,有六個拿到縣市文學獎前三名,同仁問我出甚麼題目給他們練習?「沒有題目,」我總是這樣回答:「我先跟他們聊天,聊他們最深最痛最美的生命擾動。」

詩人許悔之曾說,他的創作來自「生命的擾動」。我的工作是讓學生逼視他們如影隨形的生命擾動,甚至放大這些擾動。

文質彬彬似君子。文是技巧的文飾,質是從生命本質提取的內容,「彬彬」是「剛剛好」之意。技巧文飾內容,若沒有內容基底,再多的麗詞華技都是流
沙之屋,會在讀者心底瞬間地沉。

事實上,近年連升學考試都努力與「生命的差異化」作連結,例如106學測作文題目「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106年指考國文作文題目「在人際互動中找到
自己」、106年國中會考寫作考題「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甚至106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國文作文題目「自信的真諦」,都是以「我」與「自己」為出發點。

像「守法」、「孝順」、「愛護資源」等題目都是一生不能閃躲的命題,然而這些題目可以以後再寫,師生可以先將「自己」當成文字出發的港口。誠如海明威所言:「即使到處遊歷,總無法逃避自己。」

老師,你多久沒和你的學生聊天了呢?下一堂作文課,不妨先離開紙和筆,和學生的生命對坐,聊一聊彼此無可遁逃天地間的美麗與哀愁,你會發現,好多題目可以寫,每個學生的獨特生命經驗,會是每篇文章揚帆的風口。

迷思三:改錯字與下評語等同於作文教育?

過去一年與全國超過五百名國文老師分享寫作經驗,最常聽到的回饋是:「我真的不知道甚麼是作文教育,挑出學生的錯字,然後寫上評語,其實已佔用我所有時間,這個模式,也是我的極限了。」

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我會要求學生平均重寫三到四次,在不斷重寫的過程中,才能傳遞「尋找材料」、「媒體識讀」、「生命探索」、「邏輯思考」、以及「文字美學」等重要概念。這樣的過程一個學生只要一次,就能造成寫作習慣的改變,甚至帶來一生重大的啟蒙。然而這樣「差異化」與「精緻化」的作文教育,費時又費工,要一個任教二至四個班級的國文老師這樣做,實在是苛求。這也就是為什麼坊間的作文補習班,如雨後春筍的出現,就是為了彌補體制內的不足。

結語:作文教育是師生彼此生命的入口

體制內的教育必須要能「標準化」,「差異化」與「精緻化」的作文教育,是大而無當的理想嗎?

我們都知道,沒有理想性的現實,如同一篇乾燥無趣的文章,令人不忍卒睹;不根植於現實的理想,猶如一篇華而不實的駢文,書空咄咄。但理想與現實其實只是比例原則,作文教育亦是如此。

篇數、字數、時間、命題、考試…...都是現實的侷限,但如王爾德所言,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星空裡一定有我們仰望的理想,那個理想是:老師為每一個學生走下講台「一次」--不要太多時間,「一次就好」。

把作文教育當成一次師生進彼此生命的入口,藉由這個入口,每個老師都可以透過年輕的眼睛,看見學習需要,並在滿足這個需要的過程中,得到互動、喜悅、與教學的能力。

只有留在港口的水手看不見海洋的星圖。各位老師,學生的青春大風不息,不要害怕揚帆,為每一位學生進行一次「差異化」與「精緻化」的作文教育吧!你會發覺,每一次的文字航行歸來,都是一趟感動滿滿的生命之旅!

 

延伸閱讀:蔡淇華《青春微素養》36個通往更理想自己的基本功,給青少年的全方位生涯指南!

延伸閱讀

蔡淇華 蔡淇華

蔡淇華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現任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曾獲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獎。出版多本暢銷著作:《青春動力學》、《青春微素養》、《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