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12歲的「芬蘭小模特兒」,讓我開始反思生涯探索

原本是來聽芬蘭副校長的兒子Luka,分享芬蘭生活。他打開第一張投影片,是他側著臉,坐在跑車邊,敞開的跑車門、皮製的黑夾克,完全看不出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這是芬蘭的小模特兒Luka...

遇見12歲的「芬蘭小模特兒」,讓我開始反思生涯探索

遇見12歲的「芬蘭小模特兒」,讓我開始反思生涯探索

編按:曾寫下〈成為台大人那一年:我很徬徨,不知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一文的林竹芸,8月底完成了她策劃的「芬蘭暑期學校」,帶著第一批跟她去芬蘭的台灣學生回來。學生在3週內每天都進到芬蘭老師的課堂,上自然生態學和家庭經濟學,林竹芸還另外搭配21世紀人才課程、專案實作,讓學生順利銜接芬蘭的主題式學習。過程中,林竹芸也做了許多觀察筆記,將她看見、體會到的「好東西」分享給大家。

...

原本是來聽芬蘭副校長的兒子Luka,分享芬蘭生活。他打開第一張投影片,是他側著臉,坐在跑車邊,敞開的跑車門、皮製的黑夾克,完全看不出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這是芬蘭的小模特兒Luka。

Luka很靦腆的笑了一下:「只是賺點零用錢來用而已,任何芬蘭小孩,都可以把自己的照片跟自介放到兒童模特兒公司網站,如果有適合你的平面廣告,就會有人找你去拍」。短短一句話,顛覆了我對「副校長小孩」的印象,也讓我驚奇的想探索,為什麼小小年紀的孩子,會對「工作」的態度如此自在。

不只是Luka,連帶我們去國家公園划獨木舟的教練,都很引以為傲的告訴我們,他畢業於Outdoor Activity School (戶外活動學校),做了十年的教練,還是每年都去鍛鍊野外生存技巧,他能連夜在水上划獨木舟將近一週。那份自信、那份經驗,讓人全然的信任「你就是專家」,誰說專家一定是從研究所走出來的呢?

順著這個思路,我抓著芬蘭的校長詢問,到底是什麼讓芬蘭學生適性適所,終於找到了學校裡做這件事的最大功臣——輔導老師(Student Counseler)。

底下記錄了這套芬蘭使用的兩年期「自立」練習模式:

國二/上學期:了解自己與他人

先了解自己快樂的源頭:是從跟朋友相處而來?是從獨立完成任務而來?是搭建房屋模型?是從事野外活動?

芬蘭的輔導老師透過團體遊戲、活動,讓學生反覆思考自己快樂的來源。特別的是,芬蘭的輔導老師完全是學生的個人教練,一跟就跟三年,不離不棄,每一學期都會跟自己的學生一對一的聊心事、聊人生規劃。一個全職的輔導老師,同一時間最多可以照顧到300名學生。

先從當學生的盟友做起,再來聊人生。

國二/下學期:探索未來的職業

探索自己快樂的源頭,是不是跟某些職業對接:

1.芬蘭職業資料庫(給學生用的):內含各行各業的工作,包含工作一整天做的事、需要的技能、學歷的要求、證照的要求、平均薪資、升遷路徑等,是個免費的網站,全部芬蘭人都能上去看,但可惜是芬蘭文的,沒有英文版。(其實美國的勞工局也做了相似的網站,給老師作為參考)

2.從職業總表開始刪、開始選:如果學生對於從哪開始毫無頭緒,芬蘭老師會讓他們從一個四頁A4的總表先看一圈,把絕對不喜歡的畫掉,對超級喜歡的拿螢光筆圈起來。

3.學習寫履歷、練面試:接著教這群中學生如何寫履歷表、如何面試,為三年級要去找的實習工作開始準備(喔,是的,他們每個人都被要求,畢業前要做完兩週的實習)。

4.找個實習:在國三上學期結束前的最後兩週,所有學生都要去自己有興趣的公司、機構實習。因為芬蘭行之有年的實習習慣,多數企業會收學生進來,作為學徒般,讓他們看到實際的工作在做什麼。因為職缺有限,所以申請的學生也是要經過履歷面試。職業範圍很廣,除了擔心會危及學生安全的行業,例如:警察局、消防局以外,學生幾乎可以去任何他想嘗試的行業看看。(雖不知道國小有沒有類似的安排,但看起來家長對於中學生去嘗試未來職業,是很自在的)

國三/上學期:規劃接下來去哪裡讀書

思考要去哪所高中/高職,該怎麼準備:

在芬蘭升高中,看的是國二、國三的校內平均分,不需要考基測,但也能看到各校的最低錄取分的排名。芬蘭輔導老師會在一對一的時間裡,跟學生聊他從自己的興趣、實習經驗裡,覺得自己想選高中,還是高職,然後一起列下最想去的六所學校。如果想進特定學校,但總平均分不夠,就會再進一步討論,有機會提升哪一個學科的成績,來提高平均分。

學生的「選校」視角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先看著未來想做的工作,再回頭想自己的求學規劃。

國三/下學期:申請學校

準備申請學校要用的文件。

這階段最簡單,但也最容易緊張,所以芬蘭的輔導老師在這學期內,對每一個學生都至少會一對一聊兩到三次。讓我總結的話,芬蘭的輔導老師就像是「運動教練」,先幫你開訓練菜單(自我探索活動),規劃要訓練的肌肉群(科目),協助你找到在隊上負責防守的位子(職業),然後,給你加油打氣(申請期的鼓勵),真實的作學生的盟友。

以上這套,是給芬蘭「中學生」用的,沒錯,這些事情不該等到大學才想。

它為學生思考選擇「高中」還是「高職」、大學「選系」、未來人生「選工作」,都做了初步的「嘗試」跟「反思」。好像種種活動都在默默說著,人生是自己的,選擇是自己的,你也能設計出讓自己快樂的人生。

*本文經授權同意轉載,原文出自雙橡情報站|Twin Oaks部落格 

延伸閱讀

林竹芸 林竹芸

林竹芸

雙橡海外教育創辦人

雙橡海外教育的創辦人,前BCG(波士頓顧問公司)管理顧問,溫世仁文教基金會/芬蘭HundrEd全球教育創新大賞Employability評審,也是親子天下駐舊金山特約記者,並獲選2018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為了讓更多台灣學生能體驗國外的學習方式,2017年她策劃「芬蘭暑期學校」並創辦「雙橡海外教育」,開始融合全球各地的教育創新,設計出適合亞洲學生的專案式學習課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