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有妙招,閱讀一把罩 - 修德國小 陳麗雲老師 (研習心得分享)

回想上次參與麗雲老師的研習已有三年之久,但老師風采依舊,自古有一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麗雲老師的言行及談吐處處表露其涵養及學識,繼年初聽完楊裕貿教授對於寫作的精闢講座後,此次又是一場令CT老師折服不已的深度研習。 本次研習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

回想上次參與麗雲老師的研習已有三年之久,但老師風采依舊,自古有一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麗雲老師的言行及談吐處處表露其涵養及學識,繼年初聽完楊裕貿教授對於寫作的精闢講座後,此次又是一場令CT老師折服不已的深度研習。

本次研習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語文是什麼,語文課教什麼?

「把文本支解成好幾個深度提問,這樣就好嗎?課本和一般文學作品的差異是什麼?他必須承載什麼使命與任務?」這些問題實為重要,在這一波「翻轉」的革命中,老師們為了讓教室沒有「客人」,無不開始絞盡腦汁的發想創新課程,也因此開始容易忽略課程的本質,把語文課上的像綜合課、美勞課,便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麗雲老師說,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寫作」,例如:寫信給客戶、製作廣告宣傳單、甚至寫情書。所以,語文課的本質應當回到「寫作」,孩子也能從寫作終將自己的所學內化成養份,再加上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進而愛上寫作。

二、閱讀就是為了寫作,寫作從句子開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寫好一篇文章,「肚子裡沒有墨水」是不可能的,那「墨水」從何而來?當然得倚賴平時的閱讀量,每一堂課如果都能提供相關文本給孩子們閱讀,再進行課堂寫作,效果相得益彰。

至於寫作,必須從句子開始練習,所以每課的短語練習都是很好的練習工具,但是老師再請孩子練習之前務必事先搭好鷹架,自己也至少要有三個以上的答案,才能給孩子多一點的根基與聯想。

三、課文不能只教教課文,要教學生讀出課文「寫法」

「我要你寫的是遊記,你怎麼給我寫流水帳?」老師說到

「老師你不是說要寫「重點」嗎,我都有寫下來啊···」學生回應

「我要你寫的是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每件事情都寫的一清二楚!」

「可是老師,難道『上廁所』這件事情不重要嗎?」

「···」老師頓時啞口無言。

麗雲老師用莞爾的語氣和表情道出多數老師曾經的心聲。

但所謂的「重點」到底是什麼?麗雲老師以康軒三上第五課「安平古堡參觀記」為例進行解說。

安平古堡參觀記

十月五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是校外教學參觀的日子。車子從交流道下來,經過臺南市區以後,我們就來到了安平古堡。

我們先到陳列館內參觀,裡面放著許多從前的文物,有安平的史料,有古城的模型,還有地圖、照片和各種用具等。看了這些我才知道,安平古堡早先叫做熱蘭遮城,是荷蘭人建造的。後來,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在這裡住了下來,安平就成了當時的軍事要地。

接著我們參觀了館外的砲臺和古砲。棕黑色的古砲,砲口對著遠方,它是在保護安平古堡的平安呢!陳列館的附近,有一座瞭望臺,紅紅的屋頂,白色的牆,真好看。老師帶我們走上去,站在上面,向四方遠望,安平地區的風光美麗極了。

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們來到西北邊的公園,這裡有一座老城牆。聽說牆上的磚塊,是用紅糖、糯米和貝殼灰黏合起來的。我伸手摸一摸,量一量,又硬又厚,它經過了三百多年,仍然很堅固。

參觀過安平古堡,我認識了一些古蹟,也了解了一些臺灣歷史。我覺得這次的教學參觀,既有趣又有意義。

從第一段我們可以看到句子的「頭」「胸」「腹部」,也可透過描述四要素「人」「事」「時」「地」頗析,點出本文內容。

接著麗雲老師帶我們先略過中間段略,而直接看到最後一段,我們可發現本文的「重點」是在介紹「古蹟的參觀」,自然中間部分的「意義段」都應該緊扣「古蹟的參觀」。所以我們回頭再檢視是否二、三、四段的內容,確實都是談論古蹟的介紹。

老師帶領孩子認識「課文的寫法」之後,再要求孩子進行仿寫或創作,就能夠更掌握寫作的要領。(但須注意下方四、五點)

四、不同年段的寫作差異,老師你能分辨嗎?

「老師們,你們能說出三年級學生寫『我的爸爸』和五年級學生寫『我的爸爸』的寫作差異性嗎?」麗雲老師問道。

「抽象性的描寫嗎···」、「內涵深度的差異···」老師眾說紛紜的答道。

「那什麼是抽象性?什麼叫做有深度?學生真的聽得懂嗎?」麗雲老師說。

麗雲老師分享了一則關於他去北京小學看一位蘭老師的教學演示,當天的上課內容是「讓學生自己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作文講評,運用所描寫人物的方法,來表現熟悉的人的某一特點

(2)能對他人的作文進行正確的點評,培養學生賞析和自行改文章的能力

(大家心中的疑問:老師改學生作文都改到頭痛,怎麼可能還讓學生改作文呢?)

麗雲老師細說當時的情況如下。

蘭老師先列出她「寫作的要求」:

(1)確定一位你熟悉的人,自擬題目

(2)選擇一件真實而具體的事例

(3)運用所學的寫人方法突出人物的特點

學生根據此要求後,再根據以下幾點進行自評與組內交流

(1)我寫的是誰?

(2)我透過哪件事寫出了他有什麼特點?

(3)我怎樣把人物的特點描寫生動?把這樣的句子用曲線畫下來,感受這樣寫的好處

(4)針對人物的描寫,還可以題出哪些修改意見?

其中,有一位學生寫的是關於「他的爸爸」,他寫他的爸爸脾氣很「倔」。文中有一部份提到,「···爸爸重重地把書本往桌上一扔,理也不理,看也不看···」,用此事來描寫爸爸的「倔」。

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孩子不直接說「倔」,而是用「動作」「神情」去描寫他的爸爸,這便是「深層寫作」。回應到剛剛的問題,中年級習寫在於掌握架構和描繪,而高年級不僅如此,還要能「旁敲側擊」,並運用寫作的技巧,讓文章的涵養更充足。

麗雲老師更開玩笑地做了個比較,當我們爬山爬到山頂時···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A說

「這裡的可以看得好遠」B說

正所謂相形見絀,相信大家會認為A更有深度。

這例子反倒讓CT老師想起朱德剛老師有一齣關於「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的對口相聲,真的是逗趣又好笑的例子!(傳送門:承天寺YA遊 )

五、面對課文,老師還在用「原因」「經過」「結果」來教學生?

現在的許多課文,都是節錄自書本文章中的片段,所以如果教授記敘文,都以此方法教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麗雲老師以康軒五上第二課「從空中看台灣」為例:

課文傳送門

前兩段如果以此方法,根本找不出文章的原因,因為本文實屬夾敘夾議,故前兩段僅是作者個人情感抒發。

而且若以這三點來分析所有記敘文的結果,就會導致學生習寫容易成流水帳。具體方式應帶著孩子分析文章中的「寫作要求」為何?

例如: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篇課文,請問你覺得假如這篇課文是作者的老師要求他寫的,你覺得這每個段落分別要求的重點什麼呢?

(第三段寫美景而且要很生動,有舉例)

(第四段寫哀愁···)

(第五寫情感···)

如此有「寫作要求的明確指令」和段落安排,不僅「讀」的深,更能「寫」的透,老師批閱時也更有依據。

六、大陸與我們孩子教材上的差異,老師們知道你們肩負下一代孩子差距的重任嗎?

會把標題下得危言聳聽不非毫無原因,麗雲老師自身是國小教科書編輯委員之一,時常受邀赴大陸當地交流。有次大陸的編委就邀請麗雲老師一起審課,麗雲老師發現大陸的孩子一冊不僅課文28課,所補充的閱讀範文將近80篇,反觀我們的孩子只有14篇;不僅如此,假如大陸的孩子要習寫一篇關於「秋天」的作文,那麼在習寫之前他們會讀過「整本」有關描寫「秋天」的範文,對!您沒看錯!是「整!」「本!」經篩選過的範文!(天啊!CT老師也好想要)我們深知寫作和閱讀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透過大量閱讀相關文章,還怕寫作時詞不達意嗎?

結語:

「孩子你作文寫不好,不要灰心,是老師教得不夠好」這是麗雲老師對自己班上孩子的自白。能說出這樣的話令CT老師十分感佩,對於教學一事,每經一場精彩的研習,對這些前輩們都越「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之感,也甚感欣慰能和這些認真的老師們一起為孩子們努力,學海無涯,為了孩子們的教育一起共勉之。

附註:以上研習筆記僅CT老師得個人記錄,如詳細數字有誤還請不吝提出指正,謝謝!

李康廷 李康廷

李康廷

台北市國小教師

喜歡和孩子對話,用「愛」貫徹教育,每個孩子都需要被愛。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