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杰:為什麼我認為不該公布會考級距?

大家一定看得霧煞煞,五都中的幾個教育局長、市長,都在要求公布會考級距,教育部為了應付壓力,一個會開完又是另一個會,這麼簡單的事,不知道教育部在堅持什麼? 底下我試著用白話文說明,不公開級距,其實是希望藉由升學制度的改變,引導國中教育正常化,不要再讓「...

楊煥世攝

楊煥世攝

(原作日期:2014/05)首屆國中會考剛結束,緊接而來就選填志願,但是對於會考成績如何公布,和公佈的內容細節都引發外界討論。曾經協助永齡基金會建立補救教學系統,和協助台東弱勢學生補救教學計畫,也是現任國教院副院長的曾世杰卻不贊成公佈會考級距,因為他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贏過別人,而是喜歡學習,每天都贏過昨天的自己。

大家一定看得霧煞煞,五都中的幾個教育局長、市長,都在要求公布會考級距,教育部為了應付壓力,一個會開完又是另一個會,這麼簡單的事,不知道教育部在堅持什麼?

底下我試著用白話文說明,不公開級距,其實是希望藉由升學制度的改變,引導國中教育正常化,不要再讓「成績排名」把整個國中教育扭曲了。

級距是要告訴學生,你在眾人中排第幾名的。當沒有級距可參考時,學生或家長怎麼知道要填哪一個高中?這是要求公布者對教育部的質疑。但是,這正是免試設計的最重要精神-當無可參考時,敢填建中、北一女、中山、附中者幾希?調查研究指出,為了保險起見,大部分的填志願者,會填離家近一點的學校,而不是明星高中。這樣的設計並不是故意要與明星高中為敵,再說一次,是希望國中教育能因升學方式的改變而正常化。

台灣的國中教育長期被「從第一名排到最後一名」的觀念綁架了。我去年八月轉到台北工作,我家子安,九年級上學期從台東轉到台北東區的一個國中。子安一來台北,就發現學校每週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考試,每週發下上一週的考試成績單,學生可以看到自己在全班同學中的排行,模擬考更可以看到自己在全校裡和北北基幾萬名學生中的排行。每次考試,如果排行進步(贏過更多人),就會得到鼓勵。排行退步呢?子安說,有同學排行稍稍退步,沒有在班上前三名,就猛掉眼淚。在這樣的環境裡,努力學習是為了「贏過更多人」,這樣的教育是生病的。

我運氣很好,遇到過一位很棒的體育老師。他教導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贏過別人,而是喜歡學習,每天都贏過昨天的自己。

我國小中高年級生了一場大病,國一時雖已病癒,但站在罰球線上,投籃投不到籃板。我們班上最高大強壯的有175公分,體重70公斤。個子最小的同學,綽號叫巨人,只有126公分,體重30公斤。上體育課時,學生差異這麼大,老師怎麼教?但我們遇到一位至今感謝的體育老師徐石山,他替每一個學生量身訂作了不同的學習目標。我到今天都還記得,同學們在壘球擲遠時,我和巨人是丟飛盤的。我們兩個人百米的及格界限比同儕多了好幾秒。不論如何,我們班每一位同學都有了極為快樂的體育課,每一位同學的體能都進步了,我病後初癒,從此愛上運動,終生不渝。這不就是體育教育的目標?

再來看現在的國中(或高中)。數學老師發現他的班上有人是數學天才,有人連加減乘除都不會。數學老師可以學徐石山老師,主張我期中考要出三種不同程度的考卷嗎?我查過法規,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在現實的情況,您有聽說過這樣的做法嗎?我是從沒聽過的。為什麼體育可以,數學就是不行?答案很明顯。因為數學是考科,要公平。不同試卷,怎麼排序?

就這樣,所有的考科的教學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得高分,排名往前走。這樣設計綁架了所有的學生,所有的學習。學校只供這種難吃的A餐,管你高矮胖瘦、茹素葷食,只供A餐,吃不飽或吃不下,你活該。

每次大考之後,學校、新聞都在談滿級分的人數,沒有人要報導後端的學生。這樣的競爭下,得勝的高手是誰呢?大多是都會區裡高社經地位出身的學生,人數大約佔不到全人口的10%。為了這少數的同學和他們的家長,我們扭曲了整個教育,讓許多同學失去自發學習的動機,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在強烈的分數競爭下,同學失去了和同儕好好互動、共同合作成長的機會。這是我們要的教育嗎?

如果不公布級距,可以預期,同學們會傾向選自家附近的高中職。不是第一志願的學校素質降低了,這是負向思考。正向思考應該是,原來的第八志願高中都開始有人考上台大醫學院和電機系了。

因為升高中職時,分數不再那麼重要,國中老師終於可以用不同的教學及評量方式來幫每個孩子有快樂的數學課、英文課,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今天比昨天進步,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一輩子自發性喜歡學習的學生、能和同儕好好相處的學生、永遠想到與社群、環境共同美好存在的學生,才是我們台灣教育該去努力的不是嗎。

我當然知道,只有一招「不公布級距」仍未能撼動現有的文化及習慣,但107年的十二年國教的課程、教學和大學考招都會有比現狀更理想的設計。若最開始的這道門守不住,就會完全回到原狀,我們離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就更遠了。

所以,我贊成蔣偉寧不要公布級距。

後記:

子安很快就被同化了,他整天都在讀書,讀的都滿是考題的參考書,不誇張,總厚度達兩尺。三年級下學期,他每天在校自習到晚上九點半才回家,家長要輪流去看秩序,我也應子安要求排了兩次班。有天,他九點四十回到家,我帶他去附近散步,十點半路經另一所灯火通明的明星國中,老師還在用麥克風在罵人。這樣子的教育,我不要。

================================

《有效讀寫》:曾世杰教授融合認知研究及現場關懷的教育人文手札

曾世杰 曾世杰

曾世杰

台東大學師範學院院長

台東大學師範學院院長、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理事長,長期關注素養與學習,曾深入偏鄉陪伴中小學生學習,有四年的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經驗。專長:教學研究、補救教學、閱讀素養、情緒障礙與輔導。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