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生陳慧潔:清大,是我人生中第一所正式學校

還記得8歲的你在做什麼嗎?宜蘭女孩陳慧潔發想出「將學校過剩營養午餐送給獨居老人」的志願服務時,並付諸行動,那一年她8歲,她才剛剛開始在家自學。

▲大一這一年對陳慧潔來說就像自學,自己安排規劃要學什麼。楊煥世攝

▲大一這一年對陳慧潔來說就像自學,自己安排規劃要學什麼。楊煥世攝

本文重點摘要

 

8歲陳慧潔開始自學;

11歲寫企劃、借場地,辦了一場東非募款公益演唱會;

12歲她開始四處演講;

15歲獲得保德信全球志工菁英獎;

16歲她出任宜蘭縣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

17歲出書。

她的成長履歷跟甜美的笑一樣吸睛。

▲ 陳慧潔來自一個全家四姐妹都自學的基督教家庭。陳慧潔提供

由於家庭因素,陳慧潔成長故事很不同。她出生於中美洲小國貝里斯,在家排行老二,全家有四個女孩。她的爸媽陳伯杰、周曉蕾是教會傳道夫妻,原在貝里斯傳道教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陳慧潔兩歲多時全家返台,在宜蘭五結教會做傳道。陳伯杰夫妻周末忙傳道,平日忙弱勢課輔班,無法兼顧家庭生活,於是決定讓四個女兒全在家自學,一次顧好自己跟社區的小孩。現在大姐21歲,兩個妹妹各是12、14歲。

陳慧潔年紀輕輕「經歷」不凡,唯獨沒有「學歷」。自學10年後,18歲的她以「特殊選才拾穗計劃」進入清華大學大一不分系就讀。雖上過小一、但她已不復記憶,大學,成了她人生第一所正式的學校。

為了學習而非學歷進大學

「哇,原來這就是上學!」進入清大對陳慧潔是全新體驗。她非常清楚自己上大學是「來唸書的」,將自己歸零:減少演講等外務,不參加社團、迎新宿營,她認為,有學到東西比起能否畢業更重要。大一一整年,她要求自己儘量不翹課、有事要請假、不遲到,並非努力想當「乖學生」,而是展現學習者自我負責的態度。

在體制內一年,陳慧潔比較不習慣的是:從期中一直考到期末、每個題目都有標準答案、大多數學生不知自己為何而學,而且經常熬夜念書、拍片、寫報告,嚴重睡眠不足。而念完大一她最深的感觸是「有好課,就會有廢課!還有找對老師很重要!」陳慧潔張大靈動鳳眼答道,從小自學的她性格毫無框架。

▲ 凡事有好有壞,陳慧潔說自學有個壞處是「讓我太自我了,不太care別人怎麼看我!」楊煥世攝

「但是我非常不會考試,尤其是死背書!期中考前,我跟同學一起複習管理學,全都英文的專有名詞,同學念了半小時後竟然說:『我念完了!』怎麼可能這麼快?!」陳慧潔激動陳述這個「驚人發現」。「現在大學生都不太喜歡發言,我從小就很會寫企劃、上台報告,所以企劃跟演說算是我的強項!」

想體驗學校與自學的不同

清大大一不分系不擋修也無必修,完全照自己想學來選課,對陳慧潔而言大一也等於某種自學,「大學像一座圖書館,自己要去找到想要學什麼。」在陳慧潔家,所有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爸媽總是問她們:「你的看法是什麼?」某一個東西學完了,也要自問:「然後呢?」獨立思考、凡事各有利弊的批判精神,也是陳慧潔自學10年的珍貴禮物之一。

不能想像這位工作嚴謹全神貫注,大一上成績還不錯的陳慧潔,同時也是親友口中的「ㄎㄧㄤ妹」、「金魚妹」,她總是掉東掉西,短期記憶跟金魚一樣「只有七秒」。

陳慧潔自學前兩年,學習跟著學校課表走,媽媽跟她都超沮喪,「因為我什麼都做了、什麼都做不好,如果我去上學,絕對是放牛班。」

陳伯杰在給女兒書的序中寫道, 「慧潔在10歲前,一天到晚被所有人念(包括小她7歲的妹妹),後來我們經過上課後了解、『自信』是父母可以送孩子最棒的禮物,我們決定按照她的特質幫她發展強項,而非強迫她改善弱項,」父母的正向教養態度,找到適合她的「動中學」學習模式,讓她在公益行動領域、領導力跟演說才能上展現超齡自信,反而成為全家最有影響力的人。

 

▲ 8歲開始做公益服務,陳慧潔因此找到適合她的「動中學」學習模式。陳慧潔提供

挑戰讓過動的自己停下來

總以「你的夢想是什麼?」為題演講的陳慧潔,有過什麼夢想呢?小時候她想開花店,國中時想創立「社會企業」,如今她會思考「社會企業到底是一種行銷手法,還是改善社會的方法?」以前她認為,帶一批志工到偏鄉蓋漂亮教會就是幫助他們,後來仔細分析才理解,受助者缺的根本不是房子,而是乾淨水井、食物銀行跟課後輔導等資源。

現階段,陳慧潔對清大的人文社會與科技管理兩個領域較有興趣,過去的她只要有信念、就去行動,現在的她好比按下一個暫停鍵,要做更深層的學習與思考。

17歲那年,是陳慧潔在家自學的最後一年,演講將近200場後她驚覺自己變成「演講機器」,可以一字不漏講出同樣內容。每個人都在問:「你接下來要做什麼?」她也自問:「我是誰?如果不做公益,我好像不是陳慧潔?」於是她停掉所有演講,獨自搭機回故鄉貝里斯找自己。

「想讓世界更好」是信仰帶給陳慧潔永恆不變的使命。現階段她想把英文學好、培養國際觀,思考怎麼從教育、政治、非營利路線等大結構改善社會。即便她知道社會學很容易越念越無能為力,「我就想辦法不要讓自己無能為力,因為現在學到的理論分析,將來會幫助我更有效的實作」,她的語氣自信、樂觀。就像陳慧潔爸媽一路堅定傳道,她一直會繼續傳遞的則是:人生有夢想的美好。

延伸閱讀

李宜蓁 李宜蓁

李宜蓁

前親子天下記者

前親子天下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