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的稱呼——我不是你的媽

話說兒子都已經九歲,彼此稱呼「把拔」、「馬麻」也都已經九年啦,KK媽我是哪根筋不對,突然要這樣改變其實也還蠻可愛、蠻彼此依賴感的稱呼呢? 種種緣由完全是一種「靈感」! 兒子叫我馬麻時,我的行為模式、思考行徑會自然切換成包含「照顧者」、「管教者」的程式碼...

星期六早上,我正式宣布重大改革—從今天起,我們夫妻之間的稱呼不能再以「把拔」、「馬麻」相稱了,並且要回復到還沒小孩時對彼此的暱稱。

話說兒子都已經九歲,彼此稱呼「把拔」、「馬麻」也都已經九年啦,KK媽我是哪根筋不對,突然要這樣改變其實也還蠻可愛、蠻彼此依賴感的稱呼呢?

種種緣由完全是一種「靈感」!

兒子叫我馬麻時,我的行為模式、思考行徑會自然切換成包含「照顧者」、「管教者」的程式碼,如果遇到小孩不良行為時,程式碼還會自動編寫出應對的「生氣」、「責備」、「處罰」模式。

整個指令的下達就在這個關鍵句—「馬麻」!

所以,當另一半稱呼自己是「馬麻」時,就決定了大腦下達母體系統的運作模式,這個「馬麻」就會以「檢視」的眼光來看待另一半,「洗澡了沒?」「襪子怎麼沒放進洗衣籃?」「你不會來幫一下忙嗎?」這樣管教小孩的口氣完全轉移到另一半的身上,但卻忘了對方是個「成人」。

我家把拔有時就會忍不住抱怨:「我不是妳的小孩好嗎?不要用這種管教小孩的口氣跟我說話!」

但是,我完全不自覺啊!

所以,當我們夫妻對彼此的稱呼回復到兒子出現之前,倆人對視的氣氛可就完全不一樣了(笑)!一句:「帥老公!」一聲:「寶貝~」空氣突然浸淫在一片粉紅色的氣氛中,眼神裡出現許久不見的溫柔呢!

稱呼的方式其實決定了我們和對方相處的態度,試試看這麼叫:「老闆」、「醫師」、「老師」⋯⋯心裡面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感覺?而被怎樣稱呼也會影響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

對方以職別稱呼我們,我們就會表現出專業的儀態,用名字稱呼我們,相處就會比較輕鬆,那如果是「寶貝」,哇~那整個完全軟嫩到骨子裡的溫柔都化出來了。

打從「帥老公」不再叫我「馬麻」時,我似乎又回到那個單純為愛熱血的女孩,為心愛的男人做什麼都心甘情願;而兒子叫「麻~」時,一轉身,我就能切換成滿溢母愛的母親大人,給他親情裡的滿足。

怎麼稱呼,真的很重要,我們把家庭裡自己和對方的角色釐清,用對稱呼,更能清楚彼此的定位和「專屬的愛的方式」。伴侶也好,親子也好,一個「專屬」的稱呼,就是心裡一個「特別的位置」,我們就用這樣專屬的方式一直相愛下去吧!

KK笑 KK笑

KK笑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常在教學現場分享的KK笑老師今年決定出走校園,用不同方式延續教學工作。雖然離開校園圍牆,身為資深學姐的KK笑老師有很多想要跟圍牆內的學弟妹們分享30幾年學姐翻跟斗、跳火圈的實戰經驗。之前不好說的職場甘苦,現在終於可以在這裡「資深學姐老師說」專欄中誠實說、大膽說、有技巧的說。學姐會用輕鬆活潑搞笑的方式聊聊教育現場的學生輔導和親師溝通,也希望能夠帶給在教育現場奮鬥的教育夥伴們心靈上的療癒啊!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