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華德福老師回答家長最想知道的9個問題

念華德福學校一定要吃素?教室一定要漆成粉色系?絕對不能看電視和玩手機?在德國從事華德福教學與師資培訓長達36年的烏蘇拉.尼克萊(Ursula Nicolai),為你解答對華德福教育的種種疑惑。

曾千倚攝

曾千倚攝

 

 

台灣家長對於實驗教育的好奇和接受度近年快速成長,無論是以共學、公辦民營或公辦公營形式存在的華德福中小學愈來愈多。許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校時不禁好奇:所謂「華德福」標準何在?

在台北市螢橋國小上學的台北市史代納共學園,目前有小學一到七年級的學生,長期擔任校務顧問的德國籍老師烏蘇拉.尼克萊已經有36年教學經驗,接受「親子天下雜誌」專訪,談到華德福教育真正的精神,一所「真正的」華德福學校究竟該做到哪些?家長又該扮演何種角色?

▲ 烏蘇拉.尼克萊(Ursula Nicolai)曾任4.5輪華德福主帶老師(一輪指從1年級帶班至8年級),是德國Bruchhausan-Vilsen華德福自由學校創校老師。目前是台北史代納共學園校務顧問,每年至少兩次來台實際進班觀課指導。曾千倚攝

Q1:華德福教育的理念是什麼?

1.能針對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來呼應孩子的需求,透過課程去滋養他們不同階段的生理與心理需求。

2.老師在進行教育工作時,是建立在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創建的教育課綱上,能夠各自去發揮他們的想像,去思考並實現能為孩子帶來些什麼。華德福教育很注重孩子的個別性和主體性。

例如教一年級中文字時,我們是透過圖像進入,在傳統的學校老師則是照著課本看每一週要教多少生字。華德福教育則是相信老師會看他們班上的狀況,選擇適合孩子的字和速度來教他們。一旦成為主帶老師,他就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且是用他自己的方式。

Q2:台灣這幾年因為開放實驗教育,華德福被廣泛注意,你覺得這對華德福學校有什麼影響?

可以看得出在台灣很蓬勃發展,許多家長渴望讓孩子到華德福學校就讀,但我們不可能「生產」華德福老師,華德福老師必須被培養,需要有強烈的意願。當他成為主帶老師時,需要穩定、健康、有創意、非常努力、不放棄才能有所成長,所以好老師很難找。大家看到華德福美好的理想,卻沒有看到背後需要多少時間和功夫去養成。就像一個演奏家上台表演,你看到的只是他風光亮麗的一面,卻完全看不出他背後的辛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教孩子學習是一種「古老的藝術」,當一個老師開展他創意的旅程,會從工作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

Q3:家長若想選擇一所華德福學校,可以觀察哪些關鍵?

1.課程設計是否以華德福課綱為基礎?

2.有沒有提供在職老師不斷的訓練和輔導?我所說的不只是派去受師訓,在老師上課時,也要有專業的輔導和協助,因為華德福的教學技巧沒有辦法只透過師訓場合傳授,必須一面教、旁邊有人看和輔導。

3.教師團隊是否有共識在華德福教學的路上一起工作、一起成長?

4.什麼樣的團隊負責學校運作?若是一個年輕的學校絕不可能由年輕的老師承擔這個責任,華德福學校沒有校長這種一人獨大的制度,學校裡要有責任小組,這個小組的成員必須無私地讓這個學校順利運作。

5.學校的教職員工是否彼此合作?這是一個展現良好工作關係重要層面。

家長不可能一來就看出端倪,在孩子還沒入學前,就可以嘗試和學校有些互動,例如參加活動或講座。也可以問已在這所學校的家長,現在很容易透過網路、臉書得到資訊,當然我們更希望是彼此見面真實的互動。一個好的華德福學校會提供機會,讓家長可以了解課程的規畫和學校的運作。

Q4:什麼樣的家長和孩子適合華德福學校呢?

華德福是適合每一個人的,當家長選擇一所華德福學校時,他必須對自己、對孩子、對學校都要有耐心。華德福家長要具備自我成長的能力,也要對孩子的教育、對學校的成長感興趣。每個學校家長參與的方式都不同,有些注重戶外活動,有些注重音樂和藝術的發展,在台灣由於每天上學的時間這麼長,真的要挑一些重點,才不會迷失方向。

Q5:當就讀途中發現和想像不同,譬如覺得孩子學習真的太少,認字太慢,不能學才藝、背英文單字,該怎麼面對?

他們必須體認到,一開始並沒有好好理解這個教育方式就加入,也有可能是家長和學校之間溝通的疏忽。這好比談戀愛,你愛上了華德福教育,把孩子送來,一切都該是美好的,當你慢慢從熱情中醒來,就像結婚後發現伴侶沒有想像中符合期待,還要繼續嗎?

學校不可能永遠都是亮麗快樂的,華德福很強調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慢慢成長,我們也透過課程給他廣大的選擇,不太早定型,讓他們學會自我肯定,好面對未來生命的挑戰。家長應該信任孩子畢業後會有這個能力,可是現代社會很難給家長這種自信。

我們不是生產學生的單位,不會硬塞語文或數理知識給孩子,這是家長對華德福教育應有的基本認識。很多人說學校沒有考試,怎麼知道孩子有沒有學會?一個主帶老師每天都在觀察孩子的成長跟學習,對孩子的能力有十足的了解,而不是只透過考試時來評鑑孩子。

Q6: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孩子,真的不能看電視和玩手機嗎?

我們強調的是給孩子「真實」的經驗,當孩子花在電視和電玩的時間愈長,對生命真實的理解就愈少。台灣的家長對這點幾乎沒有自覺,我看到餐廳裡好多家庭坐在同一桌,大人看手機、小孩玩平板,完全沒有任何溝通,為何要坐一起?

很多人覺得孩子偶爾玩有什麼關係?甚至有家長認為沒有學會使用電子產品是無法在未來社會生存的。這怎麼可能?孩子要學的是真正的成長經驗,當你沒有給他3C產品,他反而會自己探索出更多可能。可以去游泳、爬山、到大自然去,讓孩子有真實的感受。

這在現代社會很困難,因為我們已經過度依賴它。家長要先自我反省:我非靠這個不可嗎?今天我有沒有跟一個人好好坐下來講過話?我的意思並不是家長不能使用3C產品,而是要思考使用的頻率和習慣。現代人正失去面對面溝通的能力,正因許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才對華德福教育感興趣,它會讓你反省生命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當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Q7:華德福似乎特別著重藝術,長久下來是否使孩子在理工科學上變得弱勢?

華德福教育強調年輕時給孩子對各科目廣泛的學習,去引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長大後去思考自己真正內在的興趣在哪裡,並對自己負責。家長必須要有勇氣接受孩子的決定,如果你已經為孩子想好未來的路,最好不要送孩子來華德福學校。

回想我教過的學生,都從事非常廣泛的工作,說華德福教育出來的孩子理工科很弱並非事實。華德福教育把科學課放在高年級,是因為這些理論對太小的孩子而言非常抽象。例如天氣冷了,你告訴他是因為鋒面來了、溫度降了幾度、我們會覺得冷是因為鋒面帶來水氣之類的,低年級的孩子聽了會說對,但沒辦法真正了解它的意思。應該讓他去感覺:今天比昨天冷好多,天空有一大片烏雲是昨天沒有的,這些感覺才是他能掌握的。

一旦什麼事都是用堆疊知識的方式給孩子,會剝奪他真正用身體去感受的機會,在7到14歲的階段,去做、去感受最重要,日後才能全面地認識很多東西。

Q8:念華德福學校一定要吃素?教室一定要漆成粉色系?一定要有優律思美(華德福的一種肢體藝術課)才算正宗的華德福嗎?

華德福學校有許多素食者是因為對地球的關懷,這是個教條,沒有一定要吃素,也沒有規定教室要用什麼顏色。

教條是很容易被創造的,在華德福教育裡,沒有人能告訴你絕對的答案。事實上史代納博士強調的,是怎麼樣透過你跟別人的關係,去探索自己的價值,而教條最容易扼殺這個過程。

絕對沒有完美的華德福學校,我們在這個空間裡跟彼此建立真正的關係,有真正的互動,找出困難並真實地去解決。這比有對的窗簾、用對的色彩、做小天使都更重要。

不需要一定有優律思美課才能成為華德福學校,但學校要一直不斷尋找可能的優律思美老師。有當然很好,在德國要成為優律思美老師,要自費上課受訓七年,這是非常嚴苛的條件,也是一種專門的藝術和技巧,所以優律思美的老師非常難找。

Q9:許多家長因為無法忍受體制內教育將孩子轉到華德福學校,老師對轉學生的家長和孩子有什麼建議?

對每個轉學生,我們都是做個案處理。現在轉學生多到我們必須安排一個共同的時間來讓老師一起觀察他們,但我們仍會個別面談來了解孩子的特質與需求,以幫助他們融入和適應。

我建議家長不要為了逃避體制內教育來到華德福學校,而是真正認識華德福教育的特質,才來選擇這個學校。轉學生家長也要努力跟原本學校的社群建立關係,這也會比較辛苦,但這都是必經的過程。

延伸閱讀

曾千倚 曾千倚

曾千倚

親子天下記者

非理性的圖文加影音記者,日日在懷疑自我價值中尋尋覓覓,只為發掘混沌時代中人性的良善與美好。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