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大學,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張益勤 學測跟指考有什麼不同?高中唸社會組,也可以進入理學院科系?念高職也能上大學、考研究所?現在的大學入學制度,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有國中生家長都心知肚明,無論升高中、高職還是五專,都只是升學路徑的中繼站,最終的目光焦點仍是在大學。因此聯考世...

鄒保祥攝

鄒保祥攝

作者:張益勤

學測跟指考有什麼不同?高中唸社會組,也可以進入理學院科系?念高職也能上大學、考研究所?現在的大學入學制度,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有國中生家長都心知肚明,無論升高中、高職還是五專,都只是升學路徑的中繼站,最終的目光焦點仍是在大學。因此聯考世代的父母也必須知道,孩子未來的升大學之路,已經與過去不同。

這裡,將為你「提前進補」三年後孩子勢必會面臨的各類大學入學專有名詞:學測、指考、統測、繁星入學、申請入學……幫助你一次弄懂升大學關鍵字。

大學招生面臨多元管道的轉型期

少子化對國中、小的影響已不是新聞,從二○一六年開始,這波討論也將影響至大學。在二○一六年的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上,教育部部長吳思華便表示,大學將面臨關鍵的轉型期。

面對不得不的轉型,各校都面臨考驗,招生的多元性,就是改變的第一步。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直指核心:大學要有多元的人才,才能讓學生透過同儕互動,多方理解與觀察社會;而吸納多元人才的關鍵,便是多元的招生方式。

對高中、高職學生來說,考大學完全是兩種考試。高中生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與「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學測」與「指考」,學測每年一月底二月初舉行,指考則為每年七月考試;高職生則是考「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高職十五群科有各自的專業考科,在每年五月舉辦。

學測當初是為了降低學生聯考壓力而設的,為擺脫分分計較的計分模式採「級分制」,每一科滿級分為十五級分,五科(國數英社自)總共為七十五級分。學測成績,影響的是繁星、申請入學兩種升學管道。由於這兩種升學管道,近年來名額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建議家長多多留意相關的訊息。

繁星、申請名額逐年增加

每年三月的大學繁星放榜,總是引起媒體關心。今年繁星錄取率創歷年新高,達到五九%,繁星名額也不斷上升,自二○一三年首次突破一萬個名額後,在二○一七年已超過一‧七萬個名額。除了顯示出大學對多元入學的肯定與需要,也暗示大學「搶學生」的戰爭提前開打。

繁星的入學方式,主要是以應屆畢業生高一、高二在校學業成績的全校排名百分比,以及學測成績,經由學校推薦,向大學甄選委員會報名。在繁星的八個學群裡,每所高中至多可推薦兩人,並且排定推薦的前後順序,但是每人只能報名一所學校中的一個學群。

繁星計劃目的,是讓大學生的組成能跨越不同區域,降低城鄉差距。希望能提供非都會區的學生,公平的就學機會。繁星計劃的學測成績門檻較為寬鬆,在校成績影響大,百分比小者優先錄取。雖然學測的門檻低,但是對許多高中生來說,看在校成績代表從高一到高三的學業成績都得在一定的水準之上,才有辦法脫穎而出;而且成績不僅只看考科,而是會加總計算在校的所有領域成績。再者,繁星計劃不適用於轉學生,學生必須高一至高三就讀同一所高中。

大學甄選委員會副總幹事陳淑美指出,繁星推薦考生通過學測篩選後,先比高中在校總成績排名,讓社區高中生相對占優勢,但是讓沒那麼「明星」的公私立高中職生錄取頂尖大學,能大大提升高中生學習興趣、自信,對老師也有鼓舞的效果。另外,從二○一四年起,醫學系也加入繁星計劃,吸引前段高中生的注意。

除了繁星入學,個人申請名額也是逐年增加。二○一七年的大學甄試入學,個人申請共有六十九校、提供超過五萬五千個名額,比例超過總招生名額的五四%,已成為大學入學的主要管道。

去年,清華大學便以個人申請為主要招生管道,為了再搶好學生,今年繼續增加一百四十四個名額,讓學測後的繁星、甄試入學,占了八成的名額。這迫使台大、交大也跟進,增加個人申請的名額。

指考跨科考,比別人多一個機會

考學測,是每名高三生必經之路,每個人都要考五科,是一種「通才」的評量。相較之下,七月份的指考,便能依照自己擅長的科目做選擇。

指定科目考試共有十科,包括國文、英文、數甲、數乙、歷史、地理、公民、物理、化學、生物。雖然聽起來很多,但是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或是需要用來申請大學的學科來選考。例如,二類組的工科學生,就不用考生物;社會組的學生,也因對應的大學校系多不採計物理、化學、生物,得以免考;自然組學生也不用考歷史、地理、公民。

但數學科則會經常有學生跨考。除了自然組學生因為數學程度佳,容易跨考到社會組的數乙外,社會組也會有學生跨考自然組的數甲,目的都是為了比其他人多一個機會,讓傳統自然組或社會組的分野,透過這樣的機制變得模糊。

舉例來說,成大經濟系採計國文、英文、數乙,不看其它社會科或自然科,那麼如果自然組學生跨考數乙,便能多一個機會。同樣的,政大心理系僅採計國文、英文、數甲,那麼社會組學生如果跨考數甲,便能比其他人多一個機會進入心理系。因此,要選擇考哪些科,考生可先參閱簡章,把有心目中理想科系所採計的學科登記下來,再來選擇科目考試。

特殊選才,不看學測成績

隨著教育潮流愈來愈重視擁有特殊才能,但在現有制度下無法脫穎而出「偏才」或「異才」,去年開始,各校啟動「特殊選才」的大學入學新管道,允許具有特殊技能的考生免學測、指考,只要通過書面審查及面試,就可以進入大學就讀。這個新的入學制度,讓學測與指考,不再是進入大學的唯一管道。

特殊選才入學管道,從去年二十一所大學共一百五十一個招生名額,到今年增至三十所大學、提供兩百八十二個招生名額。以台大的「火星人計劃」,網羅「數學界的愛迪生」,以及清大的「拾穗計劃」最知名。雖然特殊選才的名額少,但是滿足部分偏才的學生,也提醒老師、家長,別過度用學科成績評價孩子。

高職考統測,專業科目有區隔

高職生進入科技大學,則是考統測。統測的考科除國英數外,最重要的就是各群的「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考科,也就是專業科目的考試。因為高職在入學時已經分科,連帶在統測考科上也會分群科。

也就是說,機械科學生就不會去考設計群的專業考科。而且一位考生只能選擇一個類群報名,無法跨群考試。更重要的是,一旦選定群類,之後的甄選入學、登記分發的任何入學管道,都要與考試的群類相同。

與考大學相同,高職生也有繁星計劃,採計在校成績為主,以消弭城鄉差距。一○六學年度技職繁星招生,共2,827個招生名額,資格為在校學業成績排名,位於全科組、學程前三○%以內,沒有面試,也不看統測成績。但學生必須全程就讀同一校,每校最多可推薦12名學生參加。

高職的甄選入學,與普通高中升大學的「申請入學」類似,占了四○%的名額。每個人最多申請三個志願,而且與高職就讀的科別沒有限制,但是需要與統測報考的類群一致。另外六○%的名額,則歸在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是目前高職生最主要的升學管道,僅採計統測成績,不採計其他項目成績。

技藝技能優良也能不看統測入學

隨著近年高職生在國際賽中屢屢獲獎,也保障高職生在技術上的優勢,高職入學管道中的「技藝技能優良學生入學招生」(簡稱技優入學)不採計統測成績,也不看在校成績,每年約有一萬個名額。技優入學錄取後若是放棄,隔年便不能再拿今年用過的競賽成績參加技優入學。

儘管高中職的考試看似壁壘分明,但事實上,升學藩籬已逐漸被打破。高中生和高職生的升學管道互通,高職生能夠讀一般大學,高中生也可以念四技二專。但是礙於高職階段對高中學科的接觸較為薄弱,因此每年大約只有一成的高職生跨考。

高中生跨考統測的情形極少,因為高中生沒有學過專業科目。但近年開始有高中生跨考科技大學,這是因為高中生可以用學測成績,申請四技院校至多五個系。譬如有些高中生想讀的科系在一般大學較少設立,像是藥學系;或是成績上不了頂尖國立大學等,就會考慮透過此管道就讀科大。

多元管道入學,不僅已出現在國中升高中職五專,目前升大學路徑也有相同思維。在一○七課綱即將上路之際,大學端考試與參採方式該如何因應已成討論焦點,這也是未來高中職家長,得密切關心的重要課題。

◎完整報導請見《親子天下》實戰教養系列第28期《12年國教選填志願 升學選校實戰關鍵》>>

【必備】給中學生及中學生父母的最佳指南(特刊+四書)>>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