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交換日記」的想法改作文

在小學中年級以上就有作文課,寫作文是小孩痛苦,改作文換老師吃苦。 因為改一篇作文要挑出錯誤的用字、用詞,不流暢的段落還要幫學生「建議」與他的文章風格搭配的語句,這樣才能銜接得上作者寫文風格的整體性。所以意思就是當老師每改一篇不同作者的文章,就得「變身...

在小學中年級以上就有作文課,寫作文是小孩痛苦,改作文換老師吃苦。

因為改一篇作文要挑出錯誤的用字、用詞,不流暢的段落還要幫學生「建議」與他的文章風格搭配的語句,這樣才能銜接得上作者寫文風格的整體性。所以意思就是當老師每改一篇不同作者的文章,就得「變身」成那個作者的分身,或「置換靈魂」,才能理解學生寫作的出發點,體會文章中安排的每道梗,才能夠在批閱時找到正確的切入點,做出鼓勵或建議的眉批。

換句話說,每改一篇不同作者就得被「附身」一次,二十幾個學生,就得被「附身」二十幾次,換了靈魂、換了腦袋、換了經驗值,好不容易完成和「原主」的「對話」,緊接著下一篇文章又要重新切換腦袋。

二十幾場「靈魂交換」的儀式完畢後,老師當然是筋疲力竭、氣若游絲、元氣大傷。

每到改作文,我真覺得老師的工作還包括了「大法師」的專長,得要真正深入作者的潛意識裡,才能看出在那些似乎不成文體的行列中,其實隱藏著他們的「摩斯密碼」,破解之後才能搞清楚文章到底想表達什麼。

但是經驗值多了,其實覺得這樣改作文的方法很沒效益,不但老師改到最後已經如同嚼蠟、不知語意為何?學生一拿到作文簿,原本期待的心情一下子就被滿篇紅字和逐行槓掉的創作給嚴重衝擊,也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

後來,我把改作文這件事當成是「和孩子交換日記」。

心態調整後,我突然發現改作文時就好像是學生在和老師「交換祕密」,看學生的文章時就會變成:「對啊!他才幾年級而已,寫出這樣的內容很符合他這年紀的思考模式和生活經驗啊!」

用「交換日記」的想法改作文,我覺得自己變得好幸運,有二十幾個小孩迫不及待要跟我分享祕密誒~呵呵呵!超滿足我的八卦需求感。

「批評」的角度轉換成「欣賞」,就更容易理解學生為什麼這樣寫、那樣想,而批改的態度就變成「分享老師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老師能認同他」,這樣子評語就變得「口語」而且比較親切,也很像「師生間的祕密對話」。每次看到孩子們小心打開作文簿,不想讓旁人窺見老師和他的「祕密」,嘴角揚起的笑意就是最好的彼此會心。

至於錯的字,就是順便提醒孩子一下,不甚通順的語句就幫著微調即可,總之不要大幅修正,反而失去了創作者的「原味」,因為這時期的作文,最可貴的就是那份「童真」啊!

文章能不能寫到五級分不是作文教學的能力指標,「提升寫作的興趣與動機」才是我們期待的效果。

閱讀一本書,我們不會拿著紅筆拚命給作者找碴,而是「欣賞」作者的想法,然後在心底激起小小的感動或感受,或用文字、或用語言分享心得。所以,「閱讀」孩子的文章,就「欣賞」他文章中的「稚氣」,你會發現「讚美」會多過「指教」呢!

KK笑 KK笑

KK笑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常在教學現場分享的KK笑老師今年決定出走校園,用不同方式延續教學工作。雖然離開校園圍牆,身為資深學姐的KK笑老師有很多想要跟圍牆內的學弟妹們分享30幾年學姐翻跟斗、跳火圈的實戰經驗。之前不好說的職場甘苦,現在終於可以在這裡「資深學姐老師說」專欄中誠實說、大膽說、有技巧的說。學姐會用輕鬆活潑搞笑的方式聊聊教育現場的學生輔導和親師溝通,也希望能夠帶給在教育現場奮鬥的教育夥伴們心靈上的療癒啊!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