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佩嘉:中產階級父母為何如此焦慮?當教養陷入彌補失落童年的遺憾

故事2:「原來我們以前班上那些成績不好的、很頑皮的同學,不是他們的錯,是我們學校並不適合每一個孩子,」一位兒子被診斷注意力缺失(ADD),舉家遷移至宜蘭,讓孩子在體制外學校就讀的林先生這麼說。他的太太當年赴美生產,原先也早已規劃好讓兒子就讀雙語幼稚園以及...

▲ 黃建賓攝

▲ 黃建賓攝

公視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社會熱議,中產階級父母明明資源比上一輩豐厚,為什麼我們總擔心做得不對、不夠?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訪談一百多組台灣、美國家庭的親職社會學新書《養育全球家庭》(暫譯,Raising Global Families)提供社會學角度的詮釋和提醒。

故事1:擁有碩士學歷的Janice,每隔兩年都送兩個兒子到美國參加夏令營。在美國,他們住在Janice的表哥家,表哥在美國矽谷工作,擁有寬敞的兩層樓房。有一年,表嫂請Janice帶台灣的數學和物理教科書來,因為,美國的教材太簡單了。這樣「反向取經」讓Janice有點訝異。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365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蘇岱崙 蘇岱崙

蘇岱崙

親子天下副總編輯

誤打誤撞讀了新聞系。進入親子天下擔任記者前,有多年雜誌、報紙記者編輯工作經驗。對於各類人物故事、社會現象充滿熱情與好奇,希望記者這行業不要消失。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