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導師陳炯堯:父母的錯愛是交易,不是真愛

台灣社會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極度需要愛的練習,需要更紮實的生命教育──也就是「學習愛」的教育。淡江中學教師陳炯堯大學從物理系轉讀中文系,因歷經過一段痛徹心扉的戀情,讓他重新認識愛,也成了教愛的老師。

▲ 淡江中學校園裡,不時可見陳炯堯(圖右)背著吉他,帶學生在大樹下輕唱情歌的身影,他信奉愛只能在愛中學,將生命中的每堂課都當作教導愛的課堂。黃建賓攝

▲ 淡江中學校園裡,不時可見陳炯堯(圖右)背著吉他,帶學生在大樹下輕唱情歌的身影,他信奉愛只能在愛中學,將生命中的每堂課都當作教導愛的課堂。黃建賓攝

「父母拚了命要愛孩子,卻把孩子愈推愈遠」、「青春期孩子想愛,卻總被大人禁止」⋯⋯台灣社會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極度需要愛的練習。「愛人的能力,將是未來人生能否圓滿最重要的關鍵」,這是來自淡江中學生命教育種子教師、國文老師陳炯堯的觀察。

53年次,頂著一頭華髮,自稱長得像流氓的陳炯堯,從外型很難跟「愛情大師」聯想在一塊,投入生命教育推廣十多年的他,卻是台灣少數能跟國高中生「談情說愛」的老師。

學生稱呼他「炯哥」,這個聽起來帶點江湖味的稱號,看得出師生間的好交情。在淡江中學校園裡,不時可以看見他背著吉他,帶學生在大樹下輕唱著情歌,從描述愛情的歌詞中領略愛情滋味;或在球場上和同學們廝殺較勁的身影。興趣廣泛的他愛講笑話,也很會畫畫,段考前曾在黑板上畫過一個魔鬼,並寫著「不讀書會死人」,底下同學們直呼「超酷的」,然後乖乖念書。

「青少年時期需要偶像,學生需要學習的model,假設身旁需要5個偶像的角色,我起碼要卡一個,如果爸媽能卡到兩個更好;就算沒有,也還有我!」獨特的「炯哥」式風格,不僅源自於對學生的愛,也是刻意營造的形象,為了要先讓青少年信服,才能在重要時刻發揮影響力。

父母「應該」有愛我

「你覺得父母愛你嗎?」過去陳炯堯在輔導學生時常問這個問題,令人驚訝的是,無論看起來多正常的家庭,大概八成五的回答是:「『應該』愛吧!」

這什麼意思?他解讀青少年的心聲:「邏輯上愛,生育、養育、供我讀書,所以『應該』有愛;可是平常互動時卻沒有愛到我。」

「台灣父母有強烈愛子女的渴望,但是顯然非常缺乏能力,」陳炯堯說。他指,其實每個孩子第一個學習愛的環境是在家裡,父母有沒有給予「正確的愛」很重要,可惜很多時候,連大人也未必懂得愛。

「愛情」是所有愛的關係中的核心,因為愛情不只是友情的深化,更是親情的根源。他舉出兩種典型的「錯愛」父母,一種是將自己對生活的不滿,投射到對孩子的期待;另一種則是誤以為犧牲自己便能成就愛。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愛,前者接收到的是父母對自己的不肯定,後者則感受到滿滿的壓力。在陳炯堯眼中,「這不是愛,其實更像是一種交易。」

陳炯堯認為,愛與交易的差別在於,愛情的本質是「自由」與「美好」,應該是雙向交流、不求回報的,付出愛使我們肯定自己的價值、被愛使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愛的價值在當下即存在,剎那即永恆,是在一種不給任何人負累的狀態下,讓對方樂意時時刻刻就跟我們相愛。

失戀刻骨銘心 教會他愛

「炯哥」解析愛情自有一套獨到見解,他成長於傳統家庭,父母其實也不擅長表達愛,如今能將愛情看得如此透徹,進而投入生命教育的推廣,背後得追溯高中時期那段真心不求回報的戀情。

他高中念建中,那時女友真真切切愛了他3年後分手,當時,年輕的生命分不清愛與慾望,直到分手後才發覺真愛已逝,椎心之痛讓他整整6年無法再談戀愛。大學期間,原本念台大物理系,大二轉中文系,他不斷大量閱讀各類書籍,就是為了搞清楚愛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因為愛,而想更認識自己。

終於他明白了:「有人終其一生都沒有碰到過真愛,我何其有幸,在高中就遇到有人願意給我無條件充沛愛,不應該視為失落,應該是恩寵。」他告訴自己:「要如何回應有人曾經給我這3年的真愛,就是要成為更好的我,成為更有能力愛的人。」

該如何學習愛呢?陳炯堯深信,愛只能在愛中學。因此,只要學生有問題來找他,當學生願意用信任來愛他時,他必定用生命陪伴。

看到他幾乎都在處理學生的事,有時家訪到晚上11點,或三更半夜還騎著車幫忙家長找小孩。令他腦海無法忘記的一幕是:學生在河堤上,哭喊著「都沒有人要我」,揚言要跳河自盡,他在另一端大喊著:「閉嘴,至少你還有我!」寂靜遼闊的河堤間,只有兩人的聲音在迴盪著。「我從來不會對學生說,『我對你做了這麼多,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會說:『你怎麼可以允許你這樣對你自己!』」

這樣對學生的付出,不也是一種犧牲嗎?「當你覺得是犧牲,那就不是愛!」陳炯堯解釋,「當你想清楚什麼樣的價值對自己更為重要,而願意優先作出選擇時,那自然不是犧牲,而是在印證自己的生命價值,證明我對學生的愛。」

愛別人之前,要先能愛自己

也常有人會問:「自由怎能是愛情的本質?我明明就是在愛情裡失去自由的!」曾有對情侶在他演講時提問,男友說,女方要他戒菸,這豈不違反他的自由?陳炯堯先是對著女生說:「妳不應該要他戒菸的,難道愛你就要失去他的自由嗎?」接著對男生說:「可是你應該戒的,你怎麼需要人家叫你戒菸呢!你知道如果傷害自己,女友一定會難過,如果真的愛她,怎麼捨得她難過?」

「如果我們明白,一旦失去自由,愛情便失去價值的話,又怎會用激烈的手段來獲取或維持愛情呢?如果明瞭愛情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可以為彼此帶來美好的改變,又怎會在發現對方已無法感受到美好的時候,仍苦苦糾纏,甚至傷害對方呢?」陳炯堯在臉書上寫下這段話。社會上普遍對於愛的誤解或忽略,導致愛情產生扭曲與變質,最後甚至引發傷害與不幸,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人們常常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遺忘了原本的目標,以致讓自己的言行背離目標而不自知。尤其愛人的過程中更是如此,例如:父母想愛孩子,卻是用責罵,想給他們一個教訓。「愛之所以是一種重要且必須學習的能力,因為愛別人之前必須先愛自己、了解自己,同時也要了解對方,才能真正愛到對方,」陳炯堯說。

陳炯堯把生命中的每一堂課都當作學習愛的教育。他相信,只要有一個人多懂一點愛,當真愛觸動時,就像是被啟動的發電機,自然把愛往外擴散,照亮更多的價值與圓滿,也能減少不必要的遺憾。

延伸閱讀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