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最新教改方向:重視學生獨立追求知識的能力

來到台灣一陣子後,才發現台灣的中等教育好像無所不教,什麼科目都教得又深又廣,補習班還會教更多「課外」知識,以免考試出現課外題,台灣學生也因此個個都很「博學多聞」。 在這種教育體系下生活,學生好像無時無刻都要念書,小學生熬夜到晚上10點才寫完功課也不是稀...

劉國泰攝

劉國泰攝

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針對富裕國家的調查中,荷蘭孩子的快樂程度名列第一。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韋岱思在荷蘭出生長大,他認為,台灣的百科式教育值得荷蘭借鏡,而荷蘭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追求知識的企圖,也足為台灣教育界參考。

作者:韋岱思(野人文化《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

我跟我太太是在台灣認識及交往,所以當她第一次來歐洲找我的時候,我便想好好跟她介紹歐洲的文化。我們計畫了一趟小旅行,我帶她去參觀比利時安特衛普最大的教堂,為了展現我博學多聞的一面,便開始跟太太解釋教堂內的基督教畫作,正當我沾沾自喜自己是個好導遊時,太太卻轉頭對我說:「幹麼跟我講一些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啊?這些我國中就學過了啦!」我的滿腔熱血立刻被她的白眼澆熄。

在荷蘭,中學的歷史或地理課重點大多放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對亞洲的認識多是放在歐洲的殖民史,並沒有深入解釋以亞洲為主體的亞洲歷史。雖然荷蘭東印度公司佔據過台灣幾十年,但一般中學課本「台灣」或「Formosa」(福爾摩沙)這兩個詞出現的機率其實很低,多數荷蘭人也不曉得我們的祖先曾經造訪過台灣。基於這樣的經驗,我以為我太太在台灣所受的教育也特別關注亞洲和台灣,沒想到她對世界歷史的認識遠超過我的想像。

來到台灣一陣子後,才發現台灣的中等教育好像無所不教,什麼科目都教得又深又廣,補習班還會教更多「課外」知識,以免考試出現課外題,台灣學生也因此個個都很「博學多聞」。

在這種教育體系下生活,學生好像無時無刻都要念書,小學生熬夜到晚上10點才寫完功課也不是稀奇的事。

難怪台灣多年以來都在探討如何改革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內容到底要教什麼東西,才能幫助孩子面對未來的挑戰?

荷蘭其實也是這樣,教育向來都是全國關注的政策領域。為了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全球化浪潮還有歐盟科學政策,荷蘭從90年代初便開始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

1993年荷蘭第一次教改:強調基礎生活教育

荷蘭中等教育的改革,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93年開始,改革的對象主要是中學前兩、三年的課程內容,因為荷蘭中等教育分為好幾個等級(註),一分級後學生的學習內容就分道揚鑣,所以剛開始大家一起上的預備課程非常重要。當時的政府希望在預備課程加強中學生日常生活的能力與對荷蘭社會的認識,相關課程包含荷蘭文、英文、地理、歷史、經濟、生物、物理與化學和數學,孩子在這些共同科目的基礎打穩了,之後適性發展也會比較容易。

同時,此次教改也創造了一些新的科目,像藝術史、戲劇、科技與技術及電腦資訊等,其中最實用的或許是「個人照顧與衛生」。學校教導中學生如何照顧自己,維持個人與家庭衛生、避免喝酒、吸毒、吸菸以及不安全的性行為等等,教育體系透過這些課程,培養出可以獨立生活的個人。我便是在這門課第一次認識各種性病的徵兆,也學到了一些煮飯的技巧。

在我看來,這些新科目的目的,是要確保每一個荷蘭人具備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而且這些課程男女都要上,男生要學會煮飯,女生也要學電腦跟基礎木工,有助突破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我聽說台灣以前會基於性別分開上課,女生上家政課,男生上軍訓課,後來也破除了這樣的性別限制,應該是差不多的用意。

1998年荷蘭第二次教改: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次荷蘭中等教育大幅的改革發生在1998年,這次荷蘭政府以中等教育最後兩到三年為改革對象,不過改變的不是課程內容而是教學的方式。

引發這波改革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政府認為未來在勞動市場中,最關鍵的能力不再是「個人知識」的多寡,而是如何在一個複雜與多元的知識體系中「選擇並使用對的知識」。教育的關鍵不應該是透過填鴨教育增加知識,而是培養學生有能力獨立找到問題、思考及判斷問題的重要性,以及理解資訊的能力。

第二個原因是來自荷蘭高等教育界長期以來的反彈。跟台灣一樣,中學生進入大學後,面對高等教育主張的「自由」與「獨立」學習,就像被放出籠的鳥兒一樣,要是無法自律且有系統地自主學習,很快就會跟不上,所以荷蘭有許多大學與科技大學的學生第一年成績不及格,更別說許多學生因此延畢好幾年,國家也浪費了許多高等教育的資源。

所以這次教改的重點著重在要求學生主動追求知識,政府減少老師講課的時間,透過讓學生自己選擇有興趣的主題寫研究報告,增加對某一個議題了解的深度。這次改革中,老師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相反的,由學生當自己的老師,學校教師的工作則是確認學生的研究方向正確、引用好的參考資料,並讓學生了解如何對各種資訊做出正確且有效率的判斷。

有趣的是,為了因應這樣的改變,學校的硬體空間也相應做了調整。荷蘭中學建築物內本來只有教室,現在為了讓每個學生有自己的研究空間,就裝修了許多獨立的工作室,成為學生的小辦公室。我們把學校改稱為「學習房子」,因為現今的學校已經變成一棟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建築物了。

最新教改提案:「2032計畫」重視學生獨立追求知識的能力

總結荷蘭教改的核心理念,就是把重點從教育的「內容」,轉為培養關鍵「能力」,「學什麼」不再是中學生活的重點,「怎麼學」才是荷蘭年輕人在中學這個階段需要學習的能力。

不過,幾年下來,政府也一直在評估檢討前兩次教改的成效。2014年荷蘭教育部副部長宣布「2032計畫」,以2032年為目標重新審視荷蘭的教育內容。政府透過跟中等教育體系內的人(包括老師、家長、校長等)溝通對話,探討未來的中學生到底要學些什麼東西。

這次中等教育的改革更重視學生自己獨立追求知識的能力,希望學生除了必修的荷蘭文、英文、數位技術及荷蘭社會課程外,其他的領域都需要學生自己教導自己,自主學習。也就是說,荷蘭政府要更強化獨立學習的精神,同時加強未來中學生在數位技術上的能力,以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3次荷蘭教育改革的反思

從90年代開始,荷蘭教改已經改了3輪,到底對教育的品質產生好或不好的影響,實在難以論斷。我一方面覺得,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讓學生學習如何找資訊,並具備獨立分析、批判跟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但話說回來,如果沒學到基本的內容,又怎能馬上學會批判跟思考呢?這就像是要連走路都還不會的孩子學會跑一樣。對各領域都還沒有基礎認知的中學生,真能夠完整地思考與判斷嗎?

台灣許多人講到中等教育,都對填鴨式的教學法很不以為然,但台灣這種百科全書式的教育方式,對荷蘭或許有些參考價值;同樣的,台灣在教育改革的路上,也可以參考荷蘭訓練年輕人培養獨立批判思考的方式,截長補短,相互為師,這不正是教育的意義所在嗎?

註:根據韋岱思在書中介紹,荷蘭的中等教育分為3種學制,分別是VMBO預備中等技職教育、HAVO高等普遍中學教育、VWO預備學術教育。

韋岱思(Thijs Velema)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念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透過寫作紀錄孩子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

*本文經野人文化出版《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